网站首页 聚焦杭锦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身边好人 道德讲堂
我们的节日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播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领导活动 文明影音 评论•深度 道德模范
文明实践在行动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动态

杭锦旗:强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开创基层文化事业新征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22

近年来,杭锦旗努力构建以旗为骨干、苏木镇(管委会)、社区和嘎查村为基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文艺队为延伸,流动文化为枢纽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实施以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我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来,新建文化服务中心42个,使全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量增至95个,实现了对全旗7个苏木镇(管委会)、76个嘎查村及13个社区的全覆盖,原有的文化站、文化室统一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增设“5+3”服务功能,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一、强化基础建设,“三个注重”促使中心建设规范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求,杭锦旗将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层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注重阵地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1096.9万元新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42个,实施了图书室、文化馆、排练室、棋牌室等多项文化功能室建设项目,配备了扬琴、四胡、笛子等演出设备及演出服装,征订了《人民日报》、《文化与传播》、《中国文化产业》等报纸和杂志,制作了固定的宣传栏,定期向群众刊出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内外均统一规范了名称、标识、标牌,功能室标牌做到一室一牌,综合功能室通过在墙壁悬挂工作制度、服务规范的形式予以说明,有效整合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目前,95个中心均建成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广电服务、技能培训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5+3”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注重制度建设。结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际,建立健全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制度,并将制度统一上墙,有效地提高了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效能,推进了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注重队伍建设。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文化事业的需要,旗委、政府和文化部门从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入手,一方面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的文体活动组织网络,成立了以宣传部部长为组长,文化局局长为副组长、各苏木镇副镇长为成员的文化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在全旗范围内各类文体活动的组织。另一方面苏木镇文化站配备了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嘎查村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等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业务练兵,组织文艺演出队成员与其他单位文艺演出人员进行交流、切磋技艺、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此外,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用“旗聘、镇管、村用”的方式招聘一名文化管理员,同时,将剪纸、刺绣、针织等“手艺人”不断充实到文化队伍中,苏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定期开展由文化工作人员、文艺演出队、部分民间艺人以及各村、学校、单位文化宣传员参加的政治文化理论学习班,实现了苏木镇和嘎查村、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三年来,全旗组织文化管理员和文艺工作者参加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培训3期,受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有效推动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拓宽服务渠道,“六大平台”助推文化服务精细化

以便民服务为宗旨,搭建六大服务平台,全面助推服务精细化。一是搭建全民学习平台。依托投影仪、电教片、远程教育等广电设备,结合党员教育、文化下乡、知识讲座等内容,积极调动全民学习热情,逐步形成“党建+宣传+其他教育”的学习模式,努力拓宽参与者的知识面,让参与者最大限度的受益。二是搭建社区精细化服务平台。以居民需求为重点,将“人、情、地、事、物、组织、文艺队、艺术团”等因素融入嘎查村、社区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干部,做好群众最关注的文化便民问题,协助文艺爱好者编写、号召、组织居民开展文艺活动,积极凝聚每位文艺爱好者的力量,让精细化文化服务更好地践行推广。三是搭建居民自治文化服务平台。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嘎查村、居民委员会为主导,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扶持发展各类居民自治组织,整合“居民之家”、“苏龙嘎邻里中心”、“睦邻中心”等资源,充分发挥各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体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将网格服务、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包联单位服务、志愿者服务、联合执法工作队、社会力量服务等载体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便民建设。四是搭建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平台。以党员志愿者、热心公益人士为主体,积极开展文化知识宣讲服务,将志愿者、公益人与居民互动交流中反映的民意诉求、合理意见建议加以梳理归纳,及时与文化部门交流沟通,用优质热情的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五是搭建新媒体文化宣传平台。社区积极推行数字化服务,完善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和辖区宣传栏,及时向居民群众发布“社区讲堂”课程预告,方便社区居民收集信息,扩大社区讲堂的影响力。平台在为居民提供强大的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发展成为居民与社区双向互动平台。六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社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开发社区文化场所,丰富居民群众文体生活,着力提高百姓文化素质。两年来,先后联合团旗委、体育事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广电局等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日比赛,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为老年人义演、环保行动、义务理发等“学雷锋,献爱心”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等,增强了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也促进了社区宣讲工作的大发展。

三、提升服务效能,“六进中心”促使活动开展经常化

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杭锦旗充分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使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经常化。一是宣传文化+党员教育进“中心”。按照全旗文化宣传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坚持定期组织开展文化宣传,为群众发放各类和谐平安文化宣传材料,举办文化汇演,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以及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做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宣传。同时,充分发挥讲师团、文化队、电子网络的作用,有效结合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选取“人民网”、“北疆先锋网”、“鄂尔多斯新闻”、“杭锦旗文化馆”等网站的理论文章、党纪法规、实用技术、典范人物展播进行学习。通过持久、多方面、全方位的文化娱乐宣传教育,使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形成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二是科普普法+技能培训进“中心”。通过专家讲学、平台助学、结对帮学等方式,将科普技术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让每个参学的人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在社区,免费为辖区居民开展书法、绘画、计算机、蒙语学习手工制作等培训班,在提高居民技能服务的同时,帮助居民就业。如,胜利社区举办巧手织幸福培训班,制作出的手工制作将低价销售到旅游景区,为部分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在嘎查村,宣传、文化、科协等部门每年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农牧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对一些政策、法律、技术进行讲授,让政策最大限度地惠及当地群众。三是便民服务+孵化组织进“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辖区的办公场所一体化运作,在保障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民政、社保等服务的同时,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培育孵化基层文化、社区福利、权益维护、志愿服务等近60类社会组织,其中,杭锦旗心理协会、杭锦旗红色正能量关爱协会、春晖助老服务中心、哈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德如蒙古族文化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已培育成功并正式注册登记,现已开始逐步承接自治区、市、旗等各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目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七彩夕阳为老服务社、金色华龄老年人文化体育服务社、梦随行文化发展中心等30余家社会组织正在培育孵化中。四是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进“中心”。利用文化大院、妇女之家,组织广大妇女开展健身球、柔力球、健身操的培训和展演,并由舞蹈队、秧歌队、小戏班,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牧区业余文化生活,同时,镇、村文化队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参加消夏文艺汇演、军民庆丰收运动会、蒙古族灶火祭祀等节日,同时,在“三八”妇女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举办拔河、歌舞、猜谜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积极动员有兴趣、有条件的农民群众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积极参与全旗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今年以来,95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自发组织开办各类文艺演出200余场次,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五是爱心赞助+友情联谊进“中心”。调动驻嘎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大力扶持嘎查村、社区艺术培训中心、科技青少年宫、图书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联谊开展文化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优秀文艺工作者进驻嘎查村、社区指导文化建设。目前,团结、民乐、胜利等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及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不同程度地调动了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参与,特别是书法、戏曲、舞蹈、摄影、文学研究等协会进驻社区,开展送戏、送书画、送电影进社区、进农牧区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三年来,入驻社区的协会在文化广场举办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歌唱大赛、书画展览、经典曲目诵读等活动近100场次,活跃了全旗的群众文化事业,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六是集中活动+个别推荐进“中心”。以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方式,开展乡村文化节活动,将文化信息从中心输出。同时,旗文化体育广电局组织“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汇演活动”“古如歌大赛”等活动,中心通过选拔的形式到旗参加活动将群众文化向外输出。

四、抓好特色文化,“三个方面”促使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化

杭锦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农耕文化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族文化方面,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陈列马鞍、扎木拉、蒙古袍等民族用品,同时,根据地区差异,各文化负责人召集组织举办“古如歌”文化、马文化、母驼文化、敖包祭祀等文化节日,通过讲故事、看展品、办赛事等形式让民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在旅游文化方面,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民族文化展览室设置旅游文化接待通道,利用七星湖、摩林河温泉、夜鸣沙、马莲花等自然景观吸引外地游客观光旅游,同时,销售奶食品、土特产、手工编织等产品,展示我旗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进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2015年底,旅游文化产品销售收入达50万元。在农耕文化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农耕工具逐渐退出农牧业生产的舞台,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陈列农耕工具,展示农业发展进化的过程和人们对它的记忆,同时,唤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警示、对绿色纯天然食品的呼唤和对中华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敬仰,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了全民参与文化的意识,为全旗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打开了全旗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今后,杭锦旗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文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结合民族特色文化,发扬地方、民间特色文化,进一步推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杭锦旗文明办    王鑫)

 
友情链接  
     
主办:杭锦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电话:0477-6628297 E-mall:hjqwmbyx@163.com
蒙ICP备16003918号-2
×关闭
杭锦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