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行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村规民约“约”出新时代文明新风
作者:刘淼 发布时间:2020-07-13
干净清爽的村巷蜿蜒其中,绿树环绕的庭院错落有致,满脸笑容的邻里和善可亲……走进吉日嘎朗图镇,处处让人感受到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
邻里发生了矛盾纠纷怎么办?房前屋后卫生差怎么办?......吉日嘎朗图镇以党建为统领,结合各村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新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涉及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方面,重点包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家庭美德、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深化移风易俗、志愿服务、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让“劳动创造财富”“奋斗带来幸福”“弘扬孝善家风”等观念深入人心,实现由“要我做”的被动接受转化为“我要做”的主动自觉,构建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提升文明程度,助推乡村振兴。
文化墙展示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 “约”出文明美丽乡村
在吉日嘎朗图镇苏布日格村,一块醒目的《村规民约》喷绘张贴在村委会对面的文化墙上。苏布日格村党支部书记刘二旦自豪地说:“村规民约就是村民都要遵守的‘宪法’,吃穿住行都有规定,很全面。”可以看到,村规民约制定完善得非常详实,从社会治安到村风民俗,从环境卫生、矛盾纠纷到违规处理,从邻里关系到赡养抚养等多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村规,家家户户都来传;不独断,大事群众说了算;道德团,扬正气,反面曝光正面赞;黄赌毒,快举报,打击教育引正道;村规民约如违反,教育通报严处理……
每天早上,苏布日格村村民常军都会早早起来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已经成为他有空就做的“必修课”。他说:“以前村上的道路再脏也没人管,现在咱自己举手通过了‘村规民约’,咱要不照着办,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勤劳致富之“约” 助力脱贫攻坚
五苗树村的村民黄六十五,以前一家三口住在破旧的小土房里,妻子由于脑积水引发视力障碍,无法承担复杂沉重的体力劳动,孩子也要上学,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全家就靠13亩耕地和20多只羊来维持生活,没有发展的动力。
村民黄六十五发展养殖业
2015年,黄六十五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不仅通过种养殖培训、教育帮扶减轻了老黄的生活压力。特别是村里把“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不要再等靠要、好吃懒做”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后,村干部积极引导他靠自己双手过上好日子,帮扶单位通过产业扶贫为他提供了种公羊,给予出栏补贴,还盖了草棚,从刚开始的20多只羊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只,让他彻底改掉了等靠要的思想。如今,为提高种养殖技术、拓宽致富思维,他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养殖业也初见成效。老黄乐呵呵地掰着指头算着自己的收入账,这账越算,老黄心里越亮堂。
倡导移风易俗 “约”出文明新风
“对陋俗,要说不,树立新风家富饶。”吉日嘎朗图镇党委、政府针对陋习,指导各嘎查村将“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写进《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大胆移风易俗,同时该镇充分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不断推动“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工作,以党建为引领,重点结合脱贫攻坚“等靠要”“失志失智”现象开展专项评议;针对村里存在不友善、不诚信、无孝道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评议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引导广大群众辨是非、明事理,逐步形成了以优良党风带村风、促民风、润家风的良好态势。
表彰“干净人家”
“村规民约不仅仅写在纸上、印在墙上,更融进群众的心里,通过村规民约有效遏制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歪风邪气,让家庭卸下‘人情包袱’,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光永村党员刘明霞深有感触地说。
村规民约“管”住了歪风邪气,“约”出了一团和气。不仅调动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也调动了村民遵规守约的主动性,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把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情况纳入全镇正在开展的“人美、家美、村美”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行动,以“人美”为目标,重点开展崇尚孝老爱亲、提升文明素质的“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以“家美”为目标,重点开展“前庭后园”整洁规范为主的创建活动;以“村美”为目标,重点开展“清洁村庄”建设为主的村容村貌提升行动。通过深化活动开展,充分激发农村居民的内生动力和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热情,迅速掀起积极参与“三美”行动、创建“美丽前庭后园”、环境卫生整治和弘扬文明新风的新高潮,切实提升脱贫质量和群众幸福指数。
村规民约促和谐,文明乡风沐农家。如今,吉日嘎朗图镇各村积极稳步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村规民约的制定进一步推进了民主法治建设,树立起了良好的村风民俗,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吉日嘎朗图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吉日嘎朗图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刘焱 )